一刻 Talks 所感(投稿)
大厨投稿。
今天去参加了一刻 talks 的一场关于 LGBT 的演讲,发言的虽然只有六位嘉宾,但是基本涵盖了性少数群体主要人群(有两位男性同性恋者,一位女同性恋者,两位跨性别者,一位双性恋者)。我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开始对性和性别这一个议题开始感兴趣,可能是从上研的时候翻译了一本关于性少数群体换偶者的书开始的。之后还参加了一些 LGBT 的活动,比如我最崇拜喜欢的潘绥铭教授在北师大的演讲,还有美国大使馆举办的活动等等。也读了一些资料,看了一些电影,我发现,越是研究这一问题的人,越对这类群体表示更多的包容和善意。而我也想成为这种能接纳别人的,很“酷”的人。而这些性边缘群体,出柜的这些人,更是因为自己的遭遇和经历更加对别人开放,友好,可能只有经历过误解,才能知道被误解的无奈,才能给予别人更多的耐心和理解;只有被伤害过,才能知道被伤害的痛苦,才能更以微笑待人,更具备同理心。
今天的讲座,虽然大部分内容我之前都有所了解,但是当讲者活生生的站在我面前,对我面带痛苦的讲述和回忆的时候,我还是被触动到了,因为对他们和她们的遭遇,我不光同情,而且恐惧,还会庆幸自己不是性边缘群体的一员,而这种庆幸使我感到羞愧;我被触动到,还因为我被他们和她们坦荡的眼神和那种遭遇过风雨后的淡定和勇敢打动了,仿佛刀枪不入,可我知道也许这都是伤害累累之后换来的。关注 LGBT 群体,不应该怀着居高临下的态度,我觉得最好的态度是了解,先试着了解,再考虑要不要支持。有些事是没法选择的,就像我们一出生就是异性恋一样……而随着年轻人越来越成熟,我相信社会上对这一群体也会越来越接纳和包容。
最后,如果我的孩子是 LGBT ,那我会告诉他/她,孩子,在这个社会上,有实力的人可能才有话语权,由于这个社会可能不接受你,你要先变得强,有人才会可能会认真听你说话。
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尽可能按着自己的意愿生活,同时也能对别人的意愿起码保持一定距离。毕竟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可怕的”边缘人群。(本文作者赵小乙,1990年出生,LGBT问题关注者,现在北京一所大学任教。)